
老君庙和老来自一井坐落在玉门市区南端,最早建于清同治二年,因抗日战争360百科期间在此发现和开发当时国内最大的油田而闻名全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享誉全球。
1937年8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石油地质专家孙健初等前往祁连山一带进行石油勘察,在干油泉和石油河一带发现了油苗,遂于1938年组建了甘肃省油矿筹备处,有严爽、孙健初、靳锡庚等二十余名技术人员前往甘肃玉门工作,培校派今前面的石碑上刻着"一井碑记"的碑文。
1939年,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在现在的玉门市南--玉门末东镇一条深沟写月条里,一个叫老君庙的地方,开凿成中国第一口油井---老君庙一号经土井,使玉门一烈行夜之间名闻中外,这块深居西北的蛮荒之地由此热闹起来。
- 中文名称 老一井
- 地址 玉门市区南端
- 建于 清同治二年
- 出名 当时国内最大的油田
简介
老君庙和老一井坐落在玉门市区南端,最早建于清同治二年,因抗命决当费敌划日战争期间在此发现和开发当普备营苦次须七意矿给生时国内最大的油田而闻名全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享誉全球。
历史使命
1980来自年,玉门石油管理局为纪念玉门油田发现和开发,重建了老君庙,并在老君庙前原玉门油田第一井的钻凿处安装了抽油机,铭刻了"老一井"的碑文。老君庙和老一井现由玉门油田分公司采油厂管理。
如今,老油井已经不出油了,但它也被作为了教育重点。
教育功能
玉门油田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田就用多产油、产好油的方式,有力的支持了抗战。全国解放后,玉门油田又为全国各大油田输送了10万干部职工和4000多台套设备,成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玉门油田又建设了矿史见鸡更必地展览馆,完善了旅游接待设施,健全了旅游接待的规章制度,并寓教于游,对游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4来自年7月1日,国家旅游局已经把玉门油田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省地旅游部门正在将玉门油田工业旅游景区编排在全省的旅游线路中,玉门油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这一旅游景区。我们相信,随着玉门油田工业比死句钟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深入,她的社会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