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薛仁镐

吉林人, 出来自生于1965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专业,担任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360百科院教授,生技专业负责人。

  • 中文名称 薛仁镐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吉林省汪清县
  • 出生日期 1965年4月
  • 职业 教授

从事领域

  一滑措这觉许级学科:生物学 二级学科: 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1)植物耐逆分子生物学 (2)大豆高产分子育种

  荣誉称号和社会兼职来自:被聘为Plant Cell 360百科Tiss. Org. 核娘部过己条交句期刊的审稿专家和国句权组区全失家自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生物器主担质取愿茶技术专业负责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负责人。

个人简历

  1985.08-1989.07,延边农学院作物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9.07-1992.07,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07-1994.12,延边农学院农学系,助教;

  1995.12-1996输味日.09,延边农学院农学系,讲师;

  1996.09-2001.02,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2001.02-2002.09,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2.09斯关限烧向-2003.07,延边农学院农学系,讲师;

  2003.07-2003.12,莱阳农学院组滑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基亲刻采修祖计  2003.12-2007.11,莱阳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7.11-2008.12,莱阳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生技专业负责人;

  2008.12至今,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技专业负责人。

  (2008.12-2009.05,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农学学院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

  (一)主讲课程

  主讲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来自、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专题讨论、分子生物学大实验、科么时态深搞担术本游技论文写作等课程。

  指导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6人。

  (二)主持和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1. "生物类专业分子360百科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06-2008年, 青岛农业大学, 主持。

  2. "分子遗传学A类课程建设". 2005-2008年, 青岛农业大学, 1.5万, 主持。

  3. "细胞工程B类课程建设". 2003-2005年费望科航势写件胜区准害, 青岛农业大学, 1万, 参加

  4. "细胞工程A类课程握速待美建设". 2006-2008年, 青岛农业大学, 1.5万, 参加。

  5. "遗传学教学改革试点课程". 1999-2005年, 山东省教育厅, 参加。

  6. "建立课程能轻板量值值组制,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中作用的研究与探索". 2007-2009去棉难略组刚损年, 青岛农业大学, 参加。

  (三)获奖教学成果

  利用双目标组织建立大豆高频再生体系及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转化效率的研究. 第1位, 优秀论文指兵对乎城丰花权军导奖, 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山东省教育厅, 2007年.

  (四)教学研究论文

  1. 薛仁镐. 提高生物类专业分子生物学相关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几布名误点思考.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11(6): 213剂空电里与包失-215.

  2. 薛仁镐, 刘新, 赵美爱.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教育科学学报, 2008, 5(5): 96-97.

  3. 刘新, 薛仁镐, 王清吉. 加强农业院校专业基础课课程管理的曾粉话取棉动语南革觉探索与思考. 2008, (5): 31-33.

科研工作

  (一)学术成就概述

  主要从事植物分程热低介家普资怕决察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搞概首承看如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时空特异表达启动史商到刘呢快讲夫素化子克隆与表达调控分析、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矛因额剂说执电率克隆与功能研究、大空服与豆转基因新技术研究、大豆耐逆高产分子育种。主持或参加国家转基因专项重大课题"大豆转基因新技术研究与高效转化平台构建"(2009 ZX08010-009B)子课题、"基因表达调控技术研究" (2008ZX08010-002)子课题、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优质抗病耐逆大豆新品种的研究"(J05K04)、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寒桃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30160054)、农业部948项目" 葡萄品种资源、生产与加工技术引进创新及产业化" (2006-G26)子课题、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优质高产专用大豆等油料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 (2006BAD01A074)等多项课题。曾获山东省高等院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在"Plant Cell Tiss. Org."、"Biotechnology Letters"、"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拥有韩国专利一项与国际PCT专利一项。

  (二)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1.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优质抗病耐逆大豆新品种的研究. 2005-2007年, 山东省教育厅, J05K04, 6.5万, 主持.

  2. 大豆分子改良技术体系的建立. 2003-2005年, 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 6630308, 6万, 主持.

  3. 基因表达调控技术研究. 2008-2010年, 国家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2008ZX08010-002, 73万, 子课题负责人.

  4. 大豆转基因新技术研究与高效转化平台构建. 2009-2010年, 国家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2009ZX08010-009B, 100万, 任务负责人.

  5. 优质高产专用大豆等油料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 2006-2009年,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 2006BAD01A074, 5.5万, 参加, 6/9.

  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寒桃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2002-2004年,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30160054, 18万, 参加, 4/9.

  7. 葡萄品种资源、生产与加工技术引进创新及产业化. 2006-2008年, 国家农业部948项目, 2006-G26, 20万, 参加, 2/5.

  8. 山东名产和优势蔬菜新品种培育与进口品种国产化研究. 2006-2009年, 山东省良种工程, 2007LZ007A-03, 28万, 参加, 3/5.

  9. 国家濒危植物青岛百合种质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开发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2007-2009年, 山东省科技厅, 6万, 参加, 3/6.

  (三)获奖科技成果

  1. 大豆内源茉莉酸甲酯含量提高的新种质创制及其现状与抗旱性分析. 第一位, 三等奖, 山东省高等院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山东省教育厅, 2009年.

  2.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plants by gene manipulation. 韩国专利, 10-2001-7818.

  3.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plants by gene manipulation. 国际专利, PCT/KR02/00232 ISA/KR.

  (四)科研论文

  1. A multi-needle-assisted transformation of soybean cotyledonary node cells. Biotechnology Letters, 1/3. 2006, 28 (19): 1551-1557.

  2. Overexpression of a NTR1 in transgenic soybean confers tolerance to water stress. Plant Cell Tiss. Org. 1/3. 2007, 89 (2-3): 177-183.

  3. Increased endogenous methyl jasmonate altered leaf and root development in soybea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1/2. 2007, 34(4): 339-346.

  4.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萌动子叶节细胞. 作物学报, 1/1. 2006, 32 (8): 1188 – 1192.

  5. 利用改良的草丁膦筛选系统快速而有效筛选转基因大豆. 大豆科学, 1/2. 2006, 25(4): 373-378.

  6. 茉莉酸甲酯:一种重要的植物信号转导分子. 生物技术通讯, 1/2. 2006, 17(6): 985-988.

  7. 影响复合针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 生物技术通讯, 3/3. 2007, 18(6): 946-948.

  8. 琼脂糖凝胶中DNA片段的挤压回收法. 生物技术, 1/4. 2006, 16(3): 50-51.

  9. 碱裂解法提取细菌质粒DNA的改良. 生物技术, 1/7. 2005, 15(3): 44-46.

  10. 影响基因枪法转化大豆萌动种子的因素研究. 大豆科学, 1/1. 2008, 27(2):194-198.

  11.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soybean germinating cotyledonary node cells. Th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 2007, 4(1): 601-605.

  12. 马铃薯S病毒C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4/6. 2007,24(3):159-161.

  13. 农杆菌介导霞多丽葡萄胚性细胞系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 果树学报, 5/5. 2008, 25(2): 236-239.

  14. 农杆菌介导大豆萌动种子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1. 2008, 36(7): 2666-2667.

  15. 利用双目标组织建立高频大豆再生体系的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2. 2008, 4: 39-41.

  16. 霞多丽葡萄茎段丛生不定芽的诱导. 果树学报, 3/3. 2009, 26(2): 222-225.

  17. 葡萄砧木"F-242"离体器官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3/5. 2009, 26(1): 29-33.

其他情况

  曾出访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期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