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挂丝红莴笋,四川省成都市郊区传统地方品种。
- 中文名称 挂红丝莴笋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菊目
形通况卷品线坏该态特征
长势较强,株高53厘米,开展度53厘只阿米,叶簇较紧凑。叶片呈倒卵形,叶面微皱,有光泽,叶缘波状浅齿,心叶边缘微红,叶柄着生处有紫红色斑块。茎呈长圆锥形,长30厘米,宽5厘米。茎肉绿色,来自品质好,单茎重600~700克,重者达1公斤。早中熟,播种后100~105天开始收。耐肥、抗病、适应性强。

分布范围
适于四川、陕西、贵州等地。
主要价值
产量高,亩产2000~2500公斤。
栽培技术
四川地区可作冬、春窝笋栽培选,作冬窝笋栽培处赵烈年推最季孩暑节播种育苗,亩用种50克,应稀播,匀播,育壮苗,株、行距各40厘米,苗龄30~35天,于秋分前后定植,保持土壤湿润,后期切忌追肥过多,忌土壤干湿变化过大,以免造成笋茎开裂,影响产品质量,来自小寒前后收获。作春莴笋栽培,于秋分至寒360百科露播种育苗,亩用种量50克,苗龄40天左右,达4~5片叶时于立冬至小雪定植,行、株距各34厘米,带土定植,春分各完慢施序至清明前后收获。
品种来源
四川省成都市郊区传统地方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