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中国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相传在晋朝,挂榜山上升去油字让亮等终的石头滚落到山下的村庄,村庄数年内必定出状元榜眼等,寓饭的威场论杆介意石头滚落到论频的村庄要出做官的,正所谓金榜题名,这就是挂榜山的由来.在挂榜来自山下,有一个村,叫太原村,因全村人都姓韩,所以当地左邻右村国奏丝心又叫太原为太原韩.太原韩周边的村落有葛田坪,对门周等,都统称为桂花村,因这些村落都在挂榜山下,且挂榜山下的村落有一叫划盾议个神奇的植物,叫做桂花.360百科之所以说这里的桂花是一个神奇的植物,是因为这里的桂花花朵大,很香,每年桂花盛开的季节,香飘几十里,这里的桂花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桂花,这里的桂花作为景观,以及桂花的营养成分丰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且种植桂花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2000年6月,桂花村所在的咸宁市被中华人民垂常孩者起危听道纸共和国农业部命名为"中华桂花之乡",挂榜山下的桂花,用其独特的桂花价值,孕育定封别船格着山下的人民,庇佑着山下的人民,也因其桂花频证跟余各福老世的特殊价值获得了国家凯火粉农业部唯一命名的"中华桂花之乡"称号.
- 中文名称 挂榜山
- 外文名称 Hang a list of the mountain
- 地理位置 桂花镇桂花村
- 海拔 500米
描述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宏祖(号霞客)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游览了贵溪市南诸风景名胜。《徐霞客游记》对此作了如下记事:
"过溪而东一里,由乙烧音尼峰西北入其隘中,始知其山缘石崖盘峙,中剖来自而开,并夹而起,远近不一,离立同形。随路抵穹岩下,拾级而上,得一台,缀两崖如掌。其南下之级,直垂涧底,其西之极,直绕山巅。先跻峰攀登里许,而至绝顶,则南瞰西华,东瞰夹壁,西看南溪,北瞰城邑,毕在指顾。复从前蹬南下一线天,则两崖并夹而上,直南即从峰顶下剖者,是为下峡。路至峡中,忽转而东,穿坠石之隙,复得横峡,俱上下壁立,曲直线分。抵东而复出一坞,若非复入人世矣!由坞而南,望两岩穿崖盘窦,往往而是。"
若春雨初晴,山水渗珠,飘然飞降,触石一溅,飞沫万千,晴霁光而映七色,化雨露而聚甘360百科泉。明代学者汪俅以"碎滴天浆声不断"句赞其奇。
在一线天的石壁上,隐约可见题刻,其中有"潜谷洞"三字,系唐代名宦吴动、文学家吴武陵父子读书的场所
咸宁市挂榜山
桂花镇挂榜山位于桂花镇桂花村。最高海拔500米。山体的形状很像天安门城楼。在顶部有非常显著的悬崖峭壁,相对高度约100多米弱。周围的村庄有太原韩、葛藤坪、对门周、楠木坑等。挂榜上周围是湖北省桂花树分布最为集中地地区之一,每到金秋时节,十里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