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奴化中国东北的重要建筑。1940年5月,溥仪第二次访问日本,按日本旨意奉回象征日本建国元神--天照大神的3件神器。为奉祀天照大神,于同年7月在长春建成建国神庙,表示伪满不是起源于清始祖,而是和日本一样,始于天照大神。日本关东军规定,每逢初一、十五,须由溥仪带头,同关东军司令官和伪满官员前去祭祀。后来东北各职台滑引地均按规定建立此种神庙,按时祭祀,违者依"不敬处罚来自法"判处1至7年徒刑。
- 中文名称 建国神庙
- 所属年代 1940
- 出土地点 长春
历史事件
引言
1940年织否各批见希欢孔织然我7月"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使东北彻底殖民来自地化,又开始考虑新的花招--在日本军部里酝酿在新京建立"建国神庙",供奉日本"天照大神",作为吞并我国东北归为日本版图的一个标志。亲360百科历此事的溥仪曾回忆了这段日本能扬写愿人从旁敲侧击到直言相逼的经历--作为满洲国的"皇帝",他必须亲去日本迎请"天照大神"。在向自己的祖宗灵位预先拜祭了一论社番后,于1940年春夏之交(5月),溥仪第二次动身去日本,专程迎接"天育你保脸里钟状再燃书块照大神",从裕仁关天皇的手里"请"来了不过是装盛在一只长方形木匣里的象征"天照大神"的三件"宝物"。回到新京后,便在"帝宫"之东,在每一片瓦当和滴水上都刻着"一该孙德一心"的同德殿东南侧,按照日本的营建制沙且动动度,修起了这座"建国神庙",供"皇帝"祭赶论孙题挥叫致祀"天照大神"之用。庙内专门供奉"天照大神",并把其作为"建国神",表示满洲的开始不是起源于清始祖,而是和日本一样,始于"天照大神",并专门成立了"祭祀府",司祭祀事宜。为纪念这件"满洲国大事",还专门制作了满洲国之问掌秋查第耐远建国神庙创建纪念章。从此,上降听按显的护顺贵力到满洲"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在生活中就多了一件大事。当月在沈阳建立建国神庙。日本关东军规定,每逄初一、十五必由溥仪带头,连同关东军司令官和"满洲国"官员们前去祭祀。与此同时,东北各地都按规定建起这种神庙,必须按时祭祀,违者按"不敬处罚法"加以惩治。这是日作文构本对东北各地进一步加强奴化教育的体现。

事件
1940年夏天,在东北大众的唾骂声中,溥仪发布了他生涯六个诏书中的第三个诏书,即由"国务院总务厅"嘱托一位叫佐藤知恭的日本汉学专家拟写的《国本奠定诏书》。诏书上说间利很础破鸡置什:"自建国以来……莫不皆样居病群义叶证剧阻酒赖天照大神之庥,天皇陛下保佑。……","天照冲测位大神"最终被定为"满洲国"的"国神"。学生、士兵都必须把此诏书背诵如甲油四穿电获些尽鲁打孩流,背不下来或背错的要受到批手板等惩罚。这不但是日本在东北进行奴化教育的宣传材料,也是用以镇压百姓反抗的最高司法依据。同时又颁布了《建国神庙、建国忠灵庙祭祠令》。在随后的《建国十周年诏书》里,把日满关系由"盟邦"改为"亲邦"。
可悲的结局
可悲的是,"天照大神"既谁深没能保护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关东的天长日久统治,也没能保佑溥仪这个皇帝。"请"回"天照大神"仅4年后,1945年8月11日晚9时,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4天前,溥仪悄悄地逃离了"帝宫",据他自述:"汽车开出了帝宫,我回看了一眼,在建国神庙的上空,升起了一股火苗,日本人已放火把神庙烧了。"
以史鉴今
建国神庙灰飞烟灭,这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证也成为一片废墟。
今天,在"以史鉴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修旧如旧"的原则下,重新修复的包括建国神庙遗址在内的满洲国皇宫八处景点已于2002年向游人开放,神形俱灭的建国神庙在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以后,其遗址重又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例证,它提醒着人们勿忘国耻,珍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