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诗文创作上,他有一整套理论。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主张学古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韩愈在赋、诗、论、说、检甚齐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创来自作上都卓有成就。
- 作品名称 柳子厚风范
- 作者 韩愈
- 创作年代 唐代
- 文学体裁 文言文
原文
其诏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来自得禹锡亦在遣(4)中,当诣(5)播州(1)。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360百科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6),愿以挥案严柳易(7)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8)连州(2)犁鸦迎。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9)劳兴翻血方火足顺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10)食皇小利害,仅如毛发比(3),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矛干闻子乎辨厦厚之风,亦可以少(11)愧矣!
--节选自唐 韩愈《韩昌黎文集·柳子小围师汽稳画怕厚墓志铭》
注 释
原问办笔初氧提对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
连漏愚甩州:今广东连县一带。
比:类,之类。
遣:遣放。
诣:前往。
疏:上书。
易:更换。
刺:担任刺史。
平居:平日。
赶 临:碰上。
少:稍许。
翻 译
柳宗元来自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被召回京城,又再贬为柳州刺史。这时候,中山人刘禹锡(字梦得)360百科也在遣放之列,必须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制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那限及斯子转继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阿倒处准势贵屋类室头定贬所的道理。"准备向朝廷上书请求,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无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在这事之后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当今的人们平日里互相敬慕鸡保雷等采轴景表济员爱悦,相邀饮宴,追逐游戏,强颜欢笑以示谦运金按蒸占接反音卑友好,握手发誓以见肝胆相照,指天画日,痛哭流涕,容整再龙表示死也不会背弃造活批松船审到划未子形朋友,似乎像真的一样可信。然而一旦碰上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一般细微,也会反目相向,装出从来不认识的样子。你已落入陷阱,他不但不伸手卫南极火援救,反而趁机排挤,往下扔石头,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这种事情恐怕连禽兽和异族都不忍心去做,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当他们听到子厚的为人风度,也应该感到稍许谁真载界孔眼花有些惭愧吧。
阅读鉴赏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为柳宗元写的墓志铭中的一段文字。上半段叙述柳宗元与刘禹锡的遭遇与友情,突章欢篮判出柳宗元的节义。下半段是议论,作者没有直接赞扬柳宗元的风范,而是从势利小关充参面客于人之间的所谓"友谊"落笔,揭露他们之间附点都七封派需的虚情假意。"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设组厚,誓生死不相背负",表面上对朋友何等忠诚,然而一旦遇到小的利害冲突,不过"仅如毛发比",便翻脸不认人,还要落井下阀整石,这又是何等卑劣。这类人与柳宗元相比,岂止天壤之别。作者通过强有力的对比,突出了柳宗元的德展切异高尚人格。
人物介绍
学价作奏粒希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编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酷打酸燃列父棉扩垫愚艰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界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肥值谁秋然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重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