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海宁市图书馆

海宁图书馆诞生于清代光绪三十来自年(1904)旧历四月,是我国最早以"图书"命名的县市级公伯弱来菜陆策宽装共图书馆,在我国县师爱落亚修省级图书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任馆长由海宁籍留日学生、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的朱宗莱担任。 在文化部主办的"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海宁市360百科图书馆荣获"2014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全国仅有十家图书馆获此殊荣。 你问首突2015年元旦,位于学林装见初别又何街62号的新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9900平方米,设计馆藏图书容量80万册,1000多个阅览席位。

  • 中文名称 海宁市图书馆
  • 外文名称 Haining Library
  • 所属地区 浙江省海宁市
  • 创建时间 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
  • 建筑面积 19900 m²

历史沿革

清代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本邑士绅祝鼎、周承德等到八人联名呈请,以盐官海神庙西偏屋水仙阁为馆址,拨安澜书院旧藏经史时务各书为基本书籍,建立公共图书馆。旧历4月,州图书馆奉准成立。经费中部分由米捐庙疏提成拨充,部分由私人捐助,发起人各将家藏书籍或捐入或寄存来自以充实馆藏。其间,邑人朱宗莱、居世昌赞助最力。

民国

  1915年(民国四年),以原州图书馆为基础,将旧学宫(即孔庙和儒学署)及安澜书院的书移入,建立海宁县公立图书馆,今不承概孔成年拨公款200元为经费。

 360百科 1930年,县立民众教育馆成立,将县公立图书馆藏书全部并入,设立图书部。次年12月,省教育厅复令图书馆单独设置,名海宁县县立图书馆。

  1937年,谁举住触孔日兵侵占海宁。县立图书馆藏书流倍向谓散于陈氏啸园,居益魁(居世昌之予)置木箱收贮之。未几,汉好庞景祁将藏书运往硖石。装点伪方门面。

  1947年,县民众食模教育馆重新成立,接收伪方图书馆时仅残存之《四库珍本》20余册。

新中国

  1949年,海宁解放,县青年俱乐部成立.内设书报阅览室。

海马路海宁市图书馆

  1950年,青年俱乐部撤消,县人民文化馆成立,内设书报阅览终模与困各孙存顺由室。

  1956年5月,县人委召开工会、团委、工象争项川了报汉仅边仅数商联、文化馆、新华书店、硖石镇政府等部门和单位联席会议,筹建县图书馆,并发起赠书活动。6月30日,县图书馆重新成立

  1958年,县图书馆并入县文化馆(对口须孔外两块牌子)。

  1984年1运稳念温代阳0月,县图书馆重新单独设置。

 胶副再能纸察议右样批 1987年,海宁撤县设市,县图书馆更名为市图书馆。

  1988年10月,位于硖石镇海马路,国家总投资155万元,建筑面积3229平方米的海宁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和非装星增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馆名。

  2015年元旦期间,荣获"2014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的浙江海宁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许多海宁市民到馆中参观、阅读。

场馆规模

新馆概况

  2015年开放的新图书馆由中国美二北药球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该院有着丰富的图书馆设计经验。新图书馆与查济民纪念馆采用了整体设计,外观上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轮廓志站自西向东由低到高。建筑外观又如"叠合的书本",图书馆和纪念馆的底层部分既像基座又像一本厚重的书,而图书馆的三至四层以大尺度悬挑形式坐落在基座上,远远看去仿佛是两本叠合的书籍。

海宁市图书馆俯视

  新图书馆在节能设计上也十分出色。关于地下室,采用可自然采光通风的半地下室,减少人工照明,实现主动南王著富料呢次种布委节能。另外,结合了海宁的气候特征,新图书馆将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不仅建筑美观,新图书馆在绿化上也很有讲究。建筑东侧为植物观赏区,采用成片种植的方法,从南到北依次布置玉兰、丁香、梅花、修食纪至清按攻互樱花、桂花、紫薇、海棠、石榴、樱桃、山茶等发慢收呀空十大主题植物观赏区引轻般消培财金连剧基表。不同季节均有植物观赏,将进一步唤起读者全方位的感官父友体验。

  在新图书馆和纪念馆南侧设计有水池,池底将铺设深色卵石,水与建筑相映成趣,增添了建筑的灵性,水池中将种植竹子和梅花,形成"竹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烘托出图书馆和纪念馆的文化性主题。

  在停车上,新图书馆总共设计了170个机动车车位和820个非机动车位,并采用地上、地下两种方式。地上的机动车停车区将采用林荫式停车场布置,与整个环境相融合。

  新图书馆及查济民纪念馆总面积达19900平方米,图书藏书能力为80万册,读者阅览座位为1000席。新图书馆除借阅室、阅览室等传统空间外,增设多媒体阅览室、视听室等空间,使得读者在新图书馆不仅能有更好的阅读环境,还能有更多的视听享受。

  与新图书馆一同建设的还有查济民纪念馆。查济民是海宁籍的一位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查济民纪念馆将主要陈列其生前的事迹、物件、照片,宣传其爱国、创业、为家乡做贡献等方面的主题。与此同时,原先的米谷画廊也一同搬迁至新馆。两个主题纪念馆交相辉映,一同展示海宁的文化。

服务情况

  2009年,海宁图书馆开始全面实行免费办证、免费阅览。

  据2009年数据,发放借书证21000余张,年图书流通44.6万人次、111.2万余册次。计有各类藏书54.8万余册,其中古籍图书3万余册,地方文献4360册,存世的海宁方志基本上收全,《峡川志》、《峡川续存》、《海昌观》等可谓罕见珍本。

  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拥有21个农村流动书库,年送书下乡16万余册;图书馆乡镇分馆于2010年底逐步覆盖全市,已经开通盐官分馆、斜桥分馆、周王庙分馆、马桥分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分馆介绍

  为进一步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据国家相关文件,结合我市实际,于2008年正式开展构建海宁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工作。其目的是推动城乡、区域图书馆事业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大力推进图书馆延伸服务,有效解决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群众看书难、看报难等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基层文化服务均等化,为海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保障和智力支持。

海宁市图书馆袁花分馆

  海宁市图书馆盐官分馆于2008年12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面积约500平方米,共有藏书2万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斜桥分馆于2008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面积500多平方米,共有藏书2万7千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海昌分馆于2010年11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面积580平方米,共有藏书2万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硖石分馆于2010年8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面积约500平方米,共有藏书2万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周王庙分馆于2009年11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面积500多平方米,共有藏书2万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长安分馆于2010年12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面积480平方米,共有藏书2万六千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许村分馆于2010年11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2013年5月,搬迁到许村镇文教中心二楼,新馆面积600余平方米,共有藏书28000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丁桥分馆于2010年12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面积约720平方米,共有藏书2万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马桥分馆于2010年1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面积640平方米,共有藏书2万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袁花分馆于2010年12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面积500多平方米,共有藏书1.7万余册。

  海宁市图书馆尖山(黄湾)分馆于2010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有藏书2万余册。

出版图书

 来自 市图书馆立足信息资源前沿,挖掘海宁文化底蕴。配合有关单位编辑出版《当代峡石镇建设》、《海宁县县名志》、《中国书法章法经典图解·360百科条幅分册》、《无限忠诚-部云强承乐-纪念沈鸿诞辰一百周年》、《走向中国的海宁人》。相继编印了《海宁花灯诗词选》、《海宁艺文志补》、《海宁灾异志》、《乾隆与海宁陈家》、《海宁县传统特产行西鱼微盟片林越感装》等等。2004年百周年本馆出版了海宁图书馆百年诞先径量创演皮辰丛书《海宁图书馆百岁纪念》、呀稳考院浓员敌《海宁图书馆藏书画》、《海宁藏书文化研究》、《海宁藏书家印鉴》;肥调社方王读滑乡2008年出版了《米延级谷画册》,并积极筹备出版《馆氢型眼研藏碑拓》。定期内部出刊《水仙阁不被》,《网络文摘》;编辑《海宁市图书馆志》,编制《普通图书地方人微钱针任海乡协日刻板士研究书目选》等补充海宁地方文举曲使营胞献资料。

场馆标识

  为做单何时这说操否财最展免好海宁市图书馆新馆宣传推介,充分展现新馆的文化精神及核心理念,塑造公共识别形象,增强新馆凝聚力和亲和力,海宁市图书馆在2013年启动了"海宁市图书馆形象标识(LOGO)征集"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139件作品。2014年初,海宁市图书馆标志征集评审委员会在综合专家评审组的意见和读者网络投票结果的基础上,评选出中选作品奖1件、优秀作品奖3件。

  中选作品奖:刘丽(广西)

  标志由一本展开的书卷相叠,构成一袭奔流的"书潮",诠释出海宁市图书馆融汇潮乡、尽览海宁的文化形象。书卷成潮,川流不息,象征着海宁市图书话试馆融汇百川,汇聚文化,成就海宁文化之潮的川流不息。传达出图书馆成就"文化海宁,阅读潮流"之文化风潮。胶都序湖者殖整体富有潮涌之动感,洒九超钢重给然脱奔放,视觉感染强烈。

服务指南

  镇预五项刑楼:图书借阅区

  一楼西侧是服务总台、外借部哥既船钢和视障文献借阅区。

海宁市图书馆新馆

  沿着书架走,惊喜地发现书架上的灯亮起来了,原来这些灯都是智济伟演能感应的。

  外借部旁边是视障文献借阅区,里面有几百本专供盲人的书籍。

  一楼东侧是少儿合联额否盟世汽专神题文献借阅区、亲子阅读区、24小时自助借还区,还有休闲吧和查济民纪念馆。

  少儿文献借阅区和亲子阅读区是打通的,里面就像个童话书屋。还有两台低矮的自助借还机器,方便小朋友自主完成借书、还书。亲子阅读区主要是为低幼龄儿童准备的,图书馆的"童心故事会"和"海星巧手坊"等品牌活动以后就在这里进行。

  24小时自助借还区摆脱了开放时间对读者借阅图书的限制。休闲吧里有咖啡出售,坐在休闲吧的沙发上,喝喝咖啡,听听音乐,真是醉了。

  二楼:报刊借阅中心

  二楼东侧是米谷画廊,西侧是报刊借阅中心,提供期刊、报纸、电子报刊阅览,还有过刊借阅,过刊借阅是新馆的新服务。

  报刊阅览中心的座位上,每个桌子上都有一盏可以调节亮度的台灯。

  二楼的过道也设置了休闲场所,还有一个小型的书画展区。二楼平台计划建设一个室外阅读场所,等到春天的时候,还会放几把太阳伞,让读者可以在室外阅读。

  三楼:多媒体服务中心和自修区

  多媒体服务中心提供电子阅览、数字电视播放、影音鉴赏、3D电影放映、新技术体验等功能。这里有6000多张CD和光盘,还配有3D高清电视和蓝光高清影院系统。

自修室

  需要提醒的是,进入这一区域需要出示身份证和借阅证(其他区域都可自由出入)。

  自修室的布置就像教室一样,每个座位上也配了台灯。

取得荣誉

  1994年海宁市图书馆被文化部授予第一批县市级"全国一级图书馆"称号,历次复评继续保持称号。

2014年最美基层图书馆颁奖

  2014年10月,在文化部主办的"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海宁市图书馆荣获"2014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全国仅有十家图书馆获此殊荣。

机构设置

  信息技术部--电子阅览室、信息中心

  外借部--成人外借部、少儿外借部

  采编辅导部--采编室、辅导室

  阅览部--参考阅览室、报刊阅览室、书香屋

  社交部--办公室、培训中心

  农村指导部--各乡镇分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