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是一部图书,作者是鲁鹏程,主要讲述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

  • 书名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 作者 鲁鹏程
  • ISBN  978-7-111-41949-5
  • 定价 29.80

基本信息

  书名: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作者:鲁鹏程著

  ISBN: 978-7-111-41949-5

  定价:29.80元

作者简介

 察短两 鲁鹏程,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来自传统文化爱好者。曾在某著名国际学校做过多年一线教师,多次被评为"学360百科生最喜爱的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今倡导"成功源自家庭,教育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以"用爱诠释教育,以心传播智慧"为己任,专注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与写作。对家庭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善于从根本处解决当今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出版过家庭教育著作多部,席电具径派自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好妈妈不宠不娇教育女孩100招》、《抓住儿童敏春温就吧兵感期,你的教育就对了》《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弟子规>里的教育智慧》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内容简介

展投英父广国伯参  成长永远比成绩更重要!本书引导家长从"健来自全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德行、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树立达观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热情、积累正能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胶款反文龙讨营胞蛋斯神9个方面具体地、用心地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只是把孩子培养成一部"学习机器",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建议,帮助家长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教育,转变只重成绩的功利化教育态度,让孩子能够真正健康地成长,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前 言

  让孩子考高分,甚至考满分,是很多做父母的心愿,所以他们也就拼命地创造各种条件,努力让孩子去考100分。但是,考100分真的那么重要吗?难道孩子的成长就跟100分绑定在一起了吗?当然不是。

  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外医术刘旧照富甚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让很多为人父母者非常不理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100分啊?对于"不要考100分",时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先生非常理解其中的深意,他指出:"少年班的学生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360百科。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而要争这100若什吗形威高星地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第息同度测他作末害介鸡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了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先生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刘道玉先生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在他看来,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状元不能代表什么。

  再和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

  美国能源部部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上学时成绩徘徊在十名左右,而他的哥哥朱筑文成绩则一直是班级第一名。参加工作后,朱棣文当上教授时,哥哥才是副教授,在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哥哥才当上正教授。

  杭州天长小学的周武老师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小学期间的"尖子生"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级刑阻树矿消投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淡出"优秀者的行列,而许多成绩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竟有非握北修纪权分识常出色的表现。

  爱因斯坦曾指出:"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而这样的"教育",需要谁来做?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在家庭中来做。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高分,永远都是次要的,成长才是主要氧钢境脚觉目的。教育者,包括父母在内异种胡端刘久况察片旧续,应该教给孩子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如成熟的心智、健全的品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感、强大的心理承载变矿还话渐才李沙茶文力、达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孜孜不倦的学习热情、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从优秀到卓越的能力基础、人际交往的大智慧等,而这些,更多地是在家庭中靠父母言传身教进行培养的。

  家长需要认清的是,孩子的成轻宗候坐号计田资班消待长比成绩更重要。

  衷心希望为放派人父母者,能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教育,想想自己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健康地成长,才能为他一生的幸福奠基。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别让高分"压虽很四示要免明另困火序垮"了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在成长,但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成长都那么自由顺畅。绝大部分的孩子,成长过程应古图是奏迅控金践另少中都必须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有的压力是正向的,比如各种困难,战胜阿一应硫波利帝困难才能前进;有的则是立七呢承季深克负向的,比如一定要考高分。在所有的压力上再压一个"好成绩",成长怎么会不被"压垮"?

  1. 100分是家长的虚荣心,不是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

  2. 古今状元现在都到哪里去了

  3. 不要让"神童"的悲剧再重演

  4. 为什么有那么多"高分低能"的孩子

  5. 为什么"差生"出国后就成了优等生

  6. 不要再做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7. 把错题改正过来,其实就是100分

  8. 令人惊讶的"第十名现象"

  9. 正确的成才观造就优异的孩子

  10.孩子的成长一定比成绩更重要

  第二章健全的心智,是孩子茁壮成长的助推器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健康成长,不是看他学到了多少知识,也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技能,主要看他的心智。一个人只有心智成长了,他才能算有了真正的成长。所以,我们不能只顾着让孩子多学习,也一定要多关注他心智的成长,以让他拥有健全的心智。

  11. 孩子是否快乐,比考试排名更应受关注

  12. 培养孩子的情商比提高他的智商更重要

  13. 保护孩子探求知识的心理与行为

  14. 给孩子足够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15. 丰富孩子的人生经历,让他多见世面

  16. 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他正确看待生死

  17. 不用金钱和物质奖励孩子,让他学会自我激励

  18. 删除多余的爱,学会正确地爱孩子

  19. 赏识孩子,并不等于只表扬不批评

  第三章良好的品格与德行,为孩子的成长奠定根基

  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有一个最根本的判定因素,是要看这个人是不是有好的德行。因为,良好的品格与德行就是一个人在世间行走的最好通行证。有了品格与德行,一个人的成长才算有了根,所以我们要让好的德行为孩子的成长奠定根基。

  20. 重视对孩子德行的培养,尤其是孝心

  21. 充满感恩让孩子处处受到他人提携

  22. 诚信是孩子为人处世的准则

  23. 让谦虚帮孩子远离傲慢与自大

  24. 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的心不再冷漠

  25. 让宽容之心开启孩子豁达的人生

  26. 反省,让孩子每天都进步一点点

  第四章学会承受和担当,是孩子成长的开始

  成长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心灵的煎熬与磨砺,快乐是因为孩子会一点一点地从幼稚走向成熟,而心灵的煎熬与磨砺则是这个过程中孩子势必会不断地遇到各种问题。显然,如果在心灵的煎熬面前停步或者逃避,最终都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成长出问题。所以教孩子学会承受与担当,才是他成长的开始。

  27. 善于观察孩子,做他最好的心理医生

  28. 教孩子坚强,培养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29. 知耻近乎勇,给孩子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

  30. 教孩子抵抗挫折,这是他成长的必修课

  31. 孩子学会掌控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32. 教孩子缓解压力,张弛有度,高效做事

  33. 让孩子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

  34. 带孩子开阔视野,走出狭隘的心理世界

  35. 让孩子勇敢一点,但不要让他冒险

  36. 告诉孩子,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

  第五章达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让孩子更理性地成长

  生活不是昙花,不会开一下便立即凋谢,它是一部很厚的书,需要孩子一页一页翻过去。但是,如果孩子缺乏达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他可能会感到厌烦,进而抱怨成长,甚至拒绝成长。鉴于此,我们就要培养他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

  37. 教孩子自信满怀,让他有无穷的动力

  38. 积极乐观,没有什么事情能把孩子压垮

  39. 教孩子懂得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

  40. 孩子在生活上要独立,不要依赖父母

  41. 引导孩子克服拖拖拉拉的坏毛病

  42. 教孩子做事有条理,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43. 告诉孩子,不求大富大贵,平安是福

  第六章不倦的热情,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成长

  学习绝对是孩子不能放松更不能放弃的一件事,人生来就是要学习的,只有学习才能带给他更好的生活。不过,学习却也有讲究,孩子只有自动自发地去学习,有主动的学习欲望,他才可能学到更多想学的知识,所以要培养他不倦的学习热情,让他能主动去学习。

  44. 创建学习型家庭,给孩子做学习的榜样

  45. 对孩子多进行"纵向比",最好不要"横向比"

  46. 对孩子的期望值要合理,不要过高

  47. 不要"强按牛头吃草",要善于引导孩子学习

  48. 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让他自主安排

  49. 掌握解题方法,比"题海战术"更有效

  50. 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51. 用孩子自己的"梦想"激励他去学习

  52. 教孩子敢于质疑,而不是迷信权威和书本

  53. 引导孩子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成力量

  第七章好习惯,就是安在孩子身上的成长发动机

  俗语说,习惯成自然,习惯就是人们大脑中的一个自动发动机,遇到特定的事情,甚至都不用思考,就会自动作出反应。所以,一个好的习惯会带动人们做好事情,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孩子的成长,又怎么能少了好习惯这个发动机呢?

  54. 遵守规则,教孩子从小就按照规则办事

  55. 物品归原,让孩子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56. 教孩子学会管理钱财,善于理财

  57. 珍惜时间,教孩子善于利用每一分钟

  58. 热爱劳动,动起来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59. 注重细节,细节决定孩子一生的成败

  60. 科学饮食,不挑食、不偏食才会更健康

  61. 讲究卫生,干干净净地迎接每一天

  第八章积累正能量,让孩子卓越成长

  正能量,就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可以让人更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他需要不断积累各种生存、生长、生活都必需的正能量,这样他的人生才会从优秀到卓越。

  62. 提升孩子的记忆力,识记美好与快乐

  63.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天才就是不断地注意

  64.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乘风翱翔

  65. 独立思考比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更有意义

  66. 放手,把拿主意的权利留给孩子

  67. 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机智应对意外事件

  68. 允许孩子探索,培养他开拓创新的能力

  69. 成就孩子卓越的生存能力,迎接新环境的挑战

  第九章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是孩子迈向成熟的标志

  对于孩子我们要有这样一种希望:对自己,他能认清楚自己的优劣,能公正地评价自己;对他人,他要有礼有节,并与他人和睦相处。这是孩子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毕竟,他将来一定会生活在社会之中,很好地摆正自己与他人的位置,才能更有利于他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70. 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不自卑也不自负

  71. 让孩子理智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72. 礼貌待人、举止文雅的孩子才受欢迎

  73. 教孩子勇于表达,更好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74. 教孩子学会倾听,善解人意,体谅他人的内心世界

  75. 推己及人,让孩子想到自己就想到他人

  76. 教孩子注重团队合作,集体的力量胜过个人

  77.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人气才会更高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