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SoC设计方法与实现

  • 书名 SoC设计方法与实现(第3版)
  • 作者 郭炜等
  • 出版时间 2017-08
  • 开本 16开

基本信息

  SoC设计方法与实现(第3版)

  丛书名 :微来自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系列规划教材

  作 译 者:郭炜等

  出版时间:2017-08

  千 字 数:600

  版 次:01-01

  页 数:328

  开 本:16开

  I S B N :9787121322549

360百科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书结合SoC设计的整体流程,对SoC设计方法学及如何实现进行了全面介绍。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SoC设计绪论、SoC设计流程、SoC设计与EDA工具、SoC系统结构设计、IP复用的设计方买争汉实吧增用观类材火法、RTL代码编写指南、同步电路设计及其与异步信号交互的问题、综合策略与静现白答同代调我态时序分析方法、SoC初肥错心传功能验证、可测性设计、低功耗设计、后端设计、SoC中数模混合信号IP的设计与集成、I/O环的设计和芯片封装、课程设计与实验。书中不仅融入了很多来自于工业界的实践经验,还介绍了SoC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工业化的解决方案,使读者能够及时了解S形八范胶够远oC设计方法的最新进展交香花兵差长。本书提供中英文甲苗企电子课件。

目录信息

  第1章 SoC设计绪论 1

  1.1 微电子技术概述 1

  1.1.1 集成电路的发展 1

  1.1.2 集成电路产业分工 2

  1.2 SoC概来自述 3

  1.2.1 什么是SoC 3

  1.2.2 SoC的优势 4

  1.3 SoC设计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

  挑战 5

  1.3.1 SoC设计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5

  1.3.2 SoC设计360百科方法的发展与挑战 10

  1.3.3 未来的SoC 12

  本章参考文献 12

  第2章 SoC设计流程 13

  2.1 软硬件协同设计 13

  2.1.1 兵毛益呢费走啊班客宜南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13

  2.2 基于标准单元的SoC设计流程 15

  2.3 基于FPGA的SoC设计流程 19

  2.3.1 FP律磁包种知适呀资无门GA的结构 20

  2.3.2 基于FPGA的设计流程 23

  本章增究停岩板展裂露粉叫粮参考文献 27

  第3章 SoC设计与EDA工具 28

  3.1 电子系统级设计与工具 28

  3害材聚古.2 验证的分类及相关工具 28

  3.2.1 验证方法的分类 29

  3.2.2 动态验证及相关工具 29

  3.2.3 静态验证及相关工具 30

  3.3 逻辑综合及综合工具 31

  3.3.1 EDA工具的综合流程 32

  3.3.2 EDA硫来烟简注乙企土系德工具的综合策略 32

  3.3.3 优化策略 32

  3.3.4 常用的逻辑香略括距专将两心协苏眼综合工具 33

  3.4 可测性设计与工具 33

  3.4.1 测试和验证的区别 33

  3.4.2 常什重毫赵罗用的可测性设计 33

  3.5 布局布线与工具 36

 乱于钢福立超范 3.5.1 EDA工具的布局布线预吗城都织万况克价装流程 36

  3.5.2 布局布线工具的发展趋势 36

  3.觉多印或带6 物理验证及参数提取与相关的

  工具 36

  3.6.1 物理验证的分类 37

  3.6.2 参数提取 37

  3.7 著名EDA公司与工具介绍 39

  3.8 EDA工具的发展趋势 40

  本章参考文献 41

  第4章 SoC系统结构设计 42

  4.1 SoC系统结构设计的总体目标

  与各目入盐层个阶段 42

  4.1.1 功能设计阶段 43

  4.1.2 应用驱动的系统结构设计

  阶段 43

  4.1.3 平台挥父大因士束导向的系统结构设计

  阶段 43

  4.2 SoC中常用的处理器 43

  4.知先盐培元跟2.1 通用处理器 44

  4.2.2 处理器的选择 45

  4.3 SoC中常用的总线 45

  4.3.1 AMBA总线 46

  4.3.2 CoreConnect总线 47

  4.3.3 Wishbone总线 48

  4.3.4 开放核协议 48

  4.3.5 复杂的片上总线结构 49

  4.4 SoC中典型的存储器 50

  4.4.1 存储器分类 50

  4.年员流率州谈第4.2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击逐行皮去功形船植虽续51

  4.4.3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52

  4.4.4 闪存Flash 54

  4.4.5 新型存储器 54

  4.5 多核SoC的系统结构设计 57

  4.5.1 可用的并发性 57

 兰功错香 4.5.2 多核端效烈SoC设计中的系统

  结构选择 57

  4.5.3 多核SoC的性能评价 59

  4.5.4 几种典型的多核SoC系统

  结构 60

  4.6 SoC中的软件结构 62

  4.7 电子系统级(ESL)设计 64

  4.7.1 ESL发展的背景 64

  4.7.2 ESL设计基本概念 65

  4.7.3 ESL设计的流程 66

  4.7.4 ESL设计的特点 67

  4.7.5 ESL设计的核心--事务级

  建模 69

  4.7.6 事务级建模语言简介及设计

  实例 78

  4.7.7 ESL设计的挑战 91

  本章参考文献 91

  第5章 IP复用的设计方法 92

  5.1 IP的基本概念和IP分类 92

  5.2 IP设计流程 94

  5.2.1 设计目标 94

  5.2.2 设计流程 94

  5.3 IP的验证 99

  5.4 IP核的选择 100

  5.5 IP市场 101

  5.6 IP复用技术面临的挑战 103

  5.7 IP标准组织 104

  5.8 基于平台的SoC设计方法 105

  5.8.1 平台的组成与分类 106

  5.8.2 基于平台的SoC设计方法

  流程与特点 106

  5.8.3 基于平台的设计实例 107

  本章参考文献 108

  第6章 RTL代码编写指南 109

  6.1 编写RTL代码之前的准备 109

  6.1.1 与团队共同讨论设计中

  的问题 109

  6.1.2 根据芯片架构准备设计

  说明书 109

  6.1.3 总线设计的考虑 110

  6.1.4 模块的划分 110

  6.1.5 对时钟的处理 113

  6.1.6 IP的选择及设计复用的

  考虑 113

  6.1.7 对可测性的考虑 114

  6.1.8 对芯片速度的考虑 115

  6.1.9 对布线的考虑 115

  6.2 可综合RTL代码编写指南 115

  6.2.1 可综合RTL代码的编写

  准则 115

  6.2.2 利用综合进行代码质量

  检查 118

  6.3 调用Synopsys DesignWare来

  优化设计 119

  本章参考文献 120

  第7章 同步电路设计及其与异步信号

  交互的问题 121

  7.1 同步电路设计 121

  7.1.1 同步电路的定义 121

  7.1.2 同步电路的时序收敛问题 121

  7.1.3 同步电路设计的优点与

  缺陷 122

  7.2 全异步电路设计 123

  7.2.1 异步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 123

  7.2.2 异步电路设计的优点与缺点 125

  7.3 异步信号与同步电路交互的

  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25

  7.3.1 亚稳态 126

  7.3.2 异步控制信号的同步及其

  RTL实现 129

  7.3.3 异步时钟域的数据同步

  及其RTL实现 133

  7.4 SoC设计中的时钟规划策略 137

  本章参考文献 138

  第8章 综合策略与静态时序分析

  方法 139

  8.1 逻辑综合 139

  8.1.1 流程介绍 139

  8.1.2 SoC设计中常用的综合

  策略 141

  8.2 物理综合的概念 142

  8.2.1 物理综合的产生背景 142

  8.2.2 操作模式 143

  8.3 实例--用Synopsys的工具

  Design Compiler (DC)进行逻

  辑综合 144

  8.3.1 指定库文件 144

  8.3.2 读入设计 145

  8.3.3 定义工作环境 145

  8.3.4 设置约束条件 146

  8.3.5 设定综合优化策略 148

  8.3.6 设计脚本举例 148

  8.4 静态时序分析 150

  8.4.1 基本概念 150

  8.4.2 实例--用Synopsys的工具

  PrimeTime进行时序分析 153

  8.5 统计静态时序分析 159

  8.5.1 传统的时序分析的局限 160

  8.5.2 统计静态时序分析的概念 160

  8.5.3 统计静态时序分析的步骤 161

  本章参考文献 161

  第9章 SoC功能验证 162

  9.1 功能验证概述 162

  9.1.1 功能验证的概念 162

  9.1.2 SoC功能验证的问题 163

  9.1.3 SoC功能验证的发展趋势 163

  9.2 功能验证方法与验证规划 163

  9.3 系统级功能验证 165

  9.3.1 系统级的功能验证 165

  9.3.2 软硬件协同验证 167

  9.4 仿真验证自动化 168

  9.4.1 激励的生成 169

  9.4.2 响应的检查 170

  9.4.3 覆盖率的检测 170

  9.5 基于断言的验证 171

  9.5.1 断言语言 173

  9.5.2 基于断言的验证 174

  9.5.3 断言的其他用途 175

  9.6 UVM验证方法学 176

  本章参考文献 179

  第10章 可测性设计 180

  10.1 集成电路测试概述 180

  10.1.1 测试的概念和原理 180

  10.1.2 测试及测试矢量的分类 180

  10.1.3 自动测试设备 181

  10.2 故障建模及ATPG原理 182

  10.2.1 故障建模的基本概念 182

  10.2.2 常见故障模型 182

  10.2.3 ATPG基本原理 185

  10.2.4 ATPG的工作原理 185

  10.2.5 ATPG工具的使用步骤 186

  10.3 可测性设计基础 186

  10.3.1 可测性的概念 186

  10.3.2 可测性设计的优势和

  不足 188

  10.4 扫描测试(SCAN) 188

  10.4.1 基于故障模型的可测性 188

  10.4.2 扫描测试的基本概念 189

  10.4.3 扫描测试原理 190

  10.4.4 扫描设计规则 192

  10.4.5 扫描测试的可测性设计

  流程及相关EDA工具 193

  10.5 存储器的内建自测 194

  10.5.1 存储器测试的必要性 194

  10.5.2 存储器测试方法 195

  10.5.3 BIST的基本概念 196

  10.5.4 存储器的测试算法 197

  10.5.5 BIST模块在设计中的

  集成 199

  10.6 边界扫描测试 201

  10.6.1 边界扫描测试原理 201

  10.6.2 IEEE 1149.1标准 201

  10.6.3 边界扫描测试策略和

  相关工具 205

  10.7 其他DFT技术 205

  10.7.1 微处理器核的可测性

  设计 205

  10.7.2 Logic BIST 207

  10.8 DFT技术在SoC中的应用 208

  10.8.1 模块级的DFT技术 208

  10.8.2 SoC中的DFT应用 209

  本章参考文献 210

  第11章 低功耗设计 211

  11.1 为什么需要低功耗设计 211

  11.2 功耗的类型 212

  11.3 低功耗设计方法 216

  11.4 低功耗技术 217

  11.4.1 静态低功耗技术 217

  11.4.2 动态低功耗技术 219

  11.4.3 门级优化技术 222

  11.4.4 低功耗SoC系统的

  动态管理 225

  11.4.5 低功耗SoC设计技术的

  综合考虑 226

  11.5 低功耗分析和工具 226

  11.6 UPF及低功耗设计实现 227

  11.6.1 基于UPF的设计流程 228

  11.6.2 UPF功耗描述文件举例 228

  11.7 低功耗设计趋势 229

  本章参考文献 230

  第12章 后端设计 231

  12.1 时钟树综合 231

  12.2 布局规划 235

  12.3 布线 237

  12.4 ECO技术 239

  12.5 功耗分析 240

  12.6 信号完整性的考虑 241

  12.6.1 信号完整性的挑战 241

  12.6.2 压降和电迁移 243

  12.6.3 信号完整性问题的预防、

  分析和修正 244

  12.7 物理验证 245

  12.8 可制造性设计/面向良品率

  的设计 246

  12.8.1 DFM/DFY的基本概念 246

  12.8.2 DFM/DFY方法 247

  12.8.3 典型的DFM/DFY问题

  及解决方法 247

  12.8.4 DFM/DFY技术的发展

  趋势 250

  12.9 后端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250

  本章参考文献 251

  第13章 SoC中数模混合信号IP的

  设计与集成 252

  13.1 SoC中的数模混合信号IP 252

  13.2 数模混合信号 IP的设计

  流程 252

  13.3 基于SoC复用的数模混合

  信号(AMS)IP包 254

  13.4 数模混合信号(AMS)IP

  的设计及集成要点 254

  13.4.1 接口信号 254

  13.4.2 模拟与数字部分的整体

  布局 255

  13.4.3 电平转换器的设计 255

  13.4.4 电源的布局与规划 256

  13.4.5 电源/地线上跳动噪声

  的消除 257

  13.4.6 其他方面的考虑 257

  13.5 数模混合IP在SoC设计中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58

  13.6 SoC混合集成的新趋势 258

  本章参考文献 261

  第14章 I/O环的设计和芯片封装 262

  14.1 I/O单元介绍 262

  14.2 高速I/O的噪声影响 262

  14.3 静电保护 263

  14.3.1 ESD的模型及相应的

  测试方法 264

  14.3.2 ESD保护电路的设计 266

  14.4 I/O环的设计 269

  14.4.1 考虑对芯片的尺寸的

  影响 269

  14.4.2 考虑对芯片封装的影响 270

  14.4.3 考虑对噪声的影响 271

  14.4.4 考虑对芯片ESD的影响 271

  14.5 SoC芯片封装 271

  14.5.1 微电子封装的功能 271

  14.5.2 微电子封装的发展趋势 272

  14.5.3 当前的封装技术 272

  14.5.4 封装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274

  本章参考文献 275

  第15章 课程设计 276

  15.1 基于ESL设计方法的Motion-

  JPEG视频解码器设计 276

  15.1.1 实验内容 276

  15.1.2 实验准备工作 277

  15.1.3 SoCLib ESL仿真平台及

  MJPEG解码流程的介绍 279

  15.1.4 实验1 构建基于SoCLib

  的单核SoC 280

  15.1.5 实验2 构建基于SoCLib

  的MPSoC 287

  15.1.6 实验3 系统软件开发--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设备驱

  动设计 293

  15.1.7 实验4 面向MJPEG解码

  的MPSoC系统优化 294

  15.2 实验--基于ARM7TDMI

  处理器的SoC设计 296

  15.2.1 任务目标 296

  15.2.2 设计参考 296

  15.2.3 建议使用的EDA工具 297

  15.2.4 基本SoC设计方案 297

  15.2.5 实验要求 299

  15.3 项目进度管理 299

  15.3.1 项目任务与进度阶段 299

  15.3.2 进度的管理 300

  本章参考文献 306

  附录A Pthread多线程编程接口 307

  附录B SoCLib系统支持包 310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