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开鲁红干椒

开鲁红干椒,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开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360百科理标志产品。

开鲁县是中国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之美誉。开鲁红干椒皮红肉厚、色质纯正、果实细长、品质优良,产品销往中国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新加坡、韩国、日本、俄言胜温在罗斯等国家。从2000年起,每年8月份,开鲁县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开鲁红干椒过策农耐值助补伯细节"。

2010年0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2月17日,"开鲁红干椒"入选2019年第验总落映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中文名称 开鲁红干椒
  • 产地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
  • 品质特点 皮红肉厚、色质纯正、果实细长
  •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0年第17号

产品特点

  开鲁红干椒皮红肉厚、色质纯正、果实细长、品质优良,除维生素、辣椒素和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比其他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较高外,还具有特别香浓的辣味,被称来自为"香辣型",是辣椒中之上品。

产地环境

  开鲁县土地资源丰富,县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以黑白相间五花土为主,有机质节错的敌失诉含量适中,光照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3100小时左右,年降水在340毫360百科米左右,虽然降水少,但88.6%都集中在作物生长的5-9月份,属雨热同季,条件极适宜红干椒的生长。

历史渊源

  据《开鲁县志》记载:红干椒在开鲁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规模遍布全县各个乡镇。

  最初的开鲁红干椒是默默无闻的,即使开始出现规模化种植也是如此,当时人们来自缺少的不光是品牌意识,还缺少思倒至来广含市场意识。分散种植、分散销售,360百科坐等客商上门收购,本来市场上不愁销路的红干椒却形成了买方市场。

  开鲁县根场音影由多哥好亲乙据当时的红干椒产业发展现实,推行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制定了开鲁红干椒发展规划,从此开鲁红干椒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988年,开鲁县道德红干椒市场建立,在此基础上,开鲁县沿303国道两侧道德至大榆树段建设生产基地和百华里红干椒批发市场,并且形成了两家比较突出的大型红干椒市场,年购销红干椒都在5000万千克左右,成为开鲁县红干椒的主要集散地。

  1991年,开鲁红干椒协会的前身--道德红干椒协会成立,致力于红干椒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培训,使农户逐渐摆脱了过去凭借个人经验种植的局面,开鲁红干椒协会试验推广的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也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

生产情况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鲁县就食促践济厂校帝多架维有部分乡镇村在一家一取九调路而下怀户的庭院中零星种植,由于红干椒价格明显高于玉米每市斤0.20元的四至五倍,完土减议任师农民就对种植红干椒有很好的认识,但当时农副产品处普延于统供统销,红干椒受到收购量的限制,人们只限于庭院种植,扩大不了生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销售红干椒逐步走入市感目设促晶村量答行超划场化运营,种植红干椒的农户,开始试着进入市望续程静明立整好场自由交易,在逐渐交易良好的情况下,把红干椒也由当地市场摆到了外地市场。如道德镇道德村的几户宜晶信农民,就把自己种的红干椒加工成各种辣椒碎摆到了沈阳、大连的集贸市场,经过几年交易,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此,红干椒也由庭院走向了大田,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当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开鲁县红干椒左座啊维种植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县不足觉另破察轮展香总翻室光1万亩。而且90%以上集中在道德镇,其它乡镇如大榆树镇红星村,黑龙坝镇二道湾村也菜世引有少部分种植。

  19容和端京判诉99年,开鲁县在全县范围内发展订单农业保护了农民利益,引进新品种打开国内外市核准击阿思标期场,制定规范化红干椒优质高产栽培模式提高红干椒产量、品质,创开鲁品牌,签订单种红干椒与乡镇实绩考核挂钩,引导农民种红干椒。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2001年20万亩,2002年35万亩,2003年45万亩,2004年31.4万亩。

  2009年,开鲁县共种植红干椒20多万亩,其中红鲜椒10万多亩,分布在全县十二个镇场、100多个嘎查西缩危苗甚关巴村,据估算,亩产平均达到2000斤左右,亩效益达2000元以上,成为开鲁农民致富增收的"铁杆"庄稼。

  2012年,开鲁县红干椒平均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年产红干椒20万吨以上,年产值达15亿元,纯收入10亿元,红干椒产业每年为全县战冲激被节粉罪刚处斗硫农牧民人均增收33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0%。

产品荣誉

  200放板许配当啊0年,包括开鲁红干椒在内共30个品种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无公害产品。

  2002年,开鲁红干椒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2007年,开鲁红干椒经专家评定后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并注册,获国家专利。

  2010年0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4年,20万亩开鲁红干椒标准生产基地被认证为绿色食品。

  2019年12月17日,"开鲁红干椒"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开鲁红干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鲁红一号、道德红。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黑五花土,有机质含量≥1.2%。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强;土层厚度达40厘米以上,保水保肥、有利于排水;土壤pH值7至8。

  (三)栽培管理

  1. 种子选择:选择提纯复壮繁育的鲁红一号或道德红辣椒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

  2. 轮作:与茄科蔬菜之间实行3至4年轮作。

  3. 播种:塑料大棚冷床育苗于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每公顷栽培面积用种子0.75至1.05千克。每平方米苗床播种5至7克。

  4. 分苗:当幼苗生长到3至4片真叶时,采取单间单株分苗法,按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于棚内分苗。

  5. 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前应保持棚内温度28℃,幼苗出土后保持棚内温度18℃至22℃;苗期管理前期主要是加强保温,防止冻害;后期主要是通风降温,防止秧苗徒长;当秧苗长到8至10片真叶、子叶部位茎粗达到0.3厘米至0.4厘米时,可准备定植;定植前7至10天对幼苗进行通风锻炼,到定植时应能够适应外界环境;苗期管理大约需要45天。

  6. 定植:5月20日左右定植,定植本田前茬应是非茄科作物生产地块。定植密度为6.75至7.5万株/公顷,即做底宽70厘米,上宽55厘米,高10至15厘米的高平畦覆地膜定植。

  7. 水肥管理:定植前有机肥施入量为每公顷≥7万千克;开花前磷肥的施用量为每公顷≥150千克专用肥并浇水。

  8.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 采收时间:下霜前,当椒果着色量≥80%以上,带根采收。

  2. 晾晒和烘干:

  (1)本田晾晒:先头朝上根朝下晒3至5天,再根朝上头朝下晒3至5天,反复晾晒至椒果干至七成后上垛,先头朝外根朝内垛1.5米高,8至10天翻捣一次垛,改为头朝内根朝外垛10天左右,最后散晒3至5天,达到握不出气手捻不打滑即可出售。

  (2)人工烘干:采收后摘下椒果利用烘干塔对椒果进行烘干,烘干标准为椒果的含水量为18%至22%。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椒果为羊角形,香辣味,颜色紫红色。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果长

  13-16厘米

  直径

  1.7-2.0厘米

  水分(%)

  18-22

  红色素(色价)

  E-14

  辣椒素(毫克/千克)

  ≥658.8

  钾(毫克/千克)

  ≥34700

  维生素C (毫克/100克)

  ≥88.00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开鲁红干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开鲁红干椒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