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西安隋唐灞桥遗址

西安隋唐灞桥遗址,位于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灞桥练护民排支丝病内卫镇柳巷村灞河河道,是隋唐时期的遗址,1994年,陕西省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 中文名 西安隋唐灞桥遗址
  • 发掘地点 西安市灞桥镇柳巷村灞河河道
  • 遗址时代 隋代、唐代
  • 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所

基本信息

  遗址名称:西安隋唐灞桥遗址

遗址介绍

  1994年,陕西省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来自发掘。共清理出三孔桥洞、四360百科座桥墩。桥墩长约9.5米,宽2.5米,是用石条砌筑而成,造型为船形,东西方向排列,南北两端均呈尖状,有分水尖,其上部安装有石雕龙头装饰,雕刻精美,很有气势前井晶农笔重讲茶因能父。四座桥墩的造型和大小基本一致。从发掘情况看,估计隋唐灞桥总长约400米。西安古灞桥始建于隋初,废弃于元,为中国已知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跨度最长的一座大型石拱桥。

西安隋唐灞桥遗址

发掘意义

  隋唐灞桥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是隋唐灞桥遗址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为宏大、桥面跨度最长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桥遗址。二是隋唐灞桥应与隋唐长安来自城和隋唐两代历史一起进行综合报纸厂朝研究。三是隋唐灞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历史提供了360百科实物证据。四是隋唐灞桥的废弃是香代策督希深致人们破坏生态环境,大自然进行报复的生动事例。隋唐灞桥遗址的考古发掘,为中国古代桥梁史、科技序更然内处明无处夫轻史以及隋唐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西安东郊隋唐古灞桥的桥墩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