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浈,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李浈罗长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在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研方面尤专,并注重传统营造工艺遗产的保护研究。实践方面以历史建筑(街区)保护与整治的规划和工程设计为特色。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帮终洋钱药居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
- 中文名称 李浈
- 民族 汉族
- 国籍 中国
- 职称 教授
- 毕业院校 东南大学
学习经历
来自1991年6月于年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
1994年6月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1998年6月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轴名计突免振铁参环2000年5月,同济大学前模奏建筑与城市规划学360百科院"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
教学科研
主持在研国候溶特顾备次行裂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编号50778125。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的子题3项,编号分别为2008BAJ08B04-03,2006BAJ03A07-03-02,2006BAJ03A07-01-03,2009年以来完成省市及地方委托科研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本。获校级以上奖励11项。主持完成古城、古镇、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翻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家预包养日青字色班财与整治工程项目70余项,特别是在负责江南水乡乌镇、西塘等的保护规划与历史建筑整治实践中卓有成效,深受信任和好评,并集体获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罪毛采友产保护杰出贡献奖。
教来自授课程
本科生课零你乎冲旧太过井零直程:中外建筑史;历史环境360百科史;保护现场实习;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中外建筑史(历建)。
研究生课程:古典建筑考察;中国营造法;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工艺专题;中国建筑史。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
出版著作: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
发表论文:古代建筑实不除切介践中木材的采运工艺(练章棉若问新征雨困帝段建筑师2009-1)
发表论文:情境再生与景观重塑-文化空间保护的方法探讨(建筑学报2007-5)
发表论文:福建连城培田古村落(城市规划2005-8)
发表论文:浙江台州皤滩古镇(城市规划2005-7)
科学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压限歌据随器民通路控抗研究
科学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改造技术研究
科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经光与传承的应用体系研究
学历
博士
最后毕业学校:
东南大学
职称
教授 (博导)
学科分类:
建筑历史与理论
甚爱展团队
A2-中国传算统建筑
主要方向
建入相书田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 简历: 建筑学专业本科,排月模我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士面举续方向硕士,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 2000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笑推帝术课斯取待宽/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苗切事消曲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云委建场宁燃位令改减乡学和科研,在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方面尤专,并注重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实践方面以文物、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规划和工程设计为特色。 主要的教学与科研成果: 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应用体系研究",编号50778125。 "乡土建筑保护实践中低技术的方略、系统及应用研究",编号51078277。 主持在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的子题3项: "典型传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技术研究",编号200存击队左纸8BAJ08B04-03宁唱思无; "历史建筑保护的传统技术研究", 编号2006BAJ03A07-03-02; "历史建筑价沙周亲复细往放底操值评价模型研究", 编号2006BAJ03A07-01重呼伤阳而阶审愿太-03; 主持并已完成省市及地方委托科研项目17项。 发表关于建筑史学和遗产保护方面的学术论文40余篇。 出义续普学整根书版学术专著4本。 获校级以上奖励13项。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副会长、理事。 主要设计实践: 主持并完成古城/古镇/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保护与整治等工程项目90余项。特别是在负责江南水乡乌镇、西塘、绍兴、嘉兴等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与历史建筑整治实践中卓有成效,深受信任和好评,并集体获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 代表性项目有浙江乌镇一期修真观修复工程,访卢阁重建工程,翰林第修复工程,财神湾及市河南岸景观工程;浙江西塘西街修复工程、西园修复工程、塘东街修复工程、圣堂扩建工程、西入口工程;泉州西街保护整治工程;上海朱家角圆津禅院修复工程、珠浦电厂优秀历史建筑修复修复工程;嘉兴梅湾(南门片)保护整治工程,月河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芦席汇历史街区保护与修复工程;乌镇西栅二期白莲塔重建工程,乌将军庙重建工程,昭明书馆整治工程,浙直分署重建工程,关帝庙整治工程,游客中心;浙江绍兴书圣故里历史街区一、二期保护整治工程;无锡市荣巷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及荣毅仁生平事迹陈列馆;南京高淳武庙修复工程;黑龙江漠河观音山北灵寺重建工程;上海三观堂扩建工程;安徽池州府儒学修复工程;宁波慈溪鸣鹤古镇历史建筑群修复工程;安徽滁州醉翁亭及琅琊墨苑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云南马龙县景观塔修建工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