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永登青龙山

永登青龙山公园的灵秀,不但是它承载了五千年的河湟文化,而且还因为它是镶嵌在浩瀚的荒山秃岭中的一颗绿色明珠。

  • 中文名称 永登青龙山
  • 地理位置 甘肃永登县
  • 气候条件 大陆性气候
  • 开放时间 09:00~17:00
  • 门票价格 15元/人

景区现状

  一九八五年,永登县委、县政府将青龙山辟为公园,开始了再造秀美山川的尝试。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斗,一个自然全级策危罪操方景色优美、人文景观宏伟的人造怡园展现在人事响通视减们面前。目前,公园里喷泉吐翠,花木争荣,楼亭廊阁,怀古颂今,吸引了大批的本地人、外地人、中国人、外国来自人。凡到此游览者,均赞不绝口,称颂这是改造自然环境,继承传统文化的杰作,称赞青龙山这个名字古老而新颖,神秘而浪漫。

  青龙山公园建设于1985年,现有绿360百科化面积750亩,栽培着油松、云杉、苹果、新疆杨等乔木树种20多种20多万株,玫瑰,柠条、红柳、紫穗仍直益比阻坚技广他八槐等灌木10多种12万多丛,各类花坛5000多平方米。"常青树-花灌木-草坪"、"乔木-常青树-观赏树"等一系列优化组合种植模式初具规模,园内四季长青,风景优美。

  在人文景观方面,先后建成了眼光阁、玉皇殿、牌坊亭、蝴蝶亭、鸳鸯亭、三台阁、永宁寺、卧龙桥、腾云桥、钟鼓楼等十多处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纵贯公园内的明长城和后山的汉长城遗址,显示了永登的悠久历史;革命烈士张振声之墓告诫游人胜利来之不易;钟鼓楼集中追述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承载了永登人民的辉煌业绩;卧龙、腾云二桥展示了永登儿女热爱爱家乡的赤子之情和东西部人民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的深情厚意。青龙山公园已成为河西走廊门户的游览胜地。

永登青龙山

人文气息

  在甘肃兰州永登县伟有践度城东侧境内的诸多景点当中,如果把吐鲁沟当作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那么青龙山就属于那种纤巧秀丽的小家碧玉。大汉王朝经略河西,骠骑将军的慧眼使永登之城诞生在龙凤穴上,得山水灵气,蕴天地华英,龙山丽水,让永登小城卓而不凡,秀绝西陲。青龙山在永登县城之东,俗称东山。古人称东方为"青龙",故名青龙山。又据有关人士讲,其山形似龙故名。但是观其山形,并非像龙,说其山名因山形而来,未免有点牵强。 永登人对青龙山有种很特殊的感情。在大多数永登人眼里,这儿是块灵秀之地,灵在龙状死山,秀在丽水。龙山为青龙山,丽水为庄浪河。

  青龙山公园是永登县城最热闹的去处之一。每天黎明的时候,当大多数县城居民还在睡梦中时,青龙山公园早起晨练的血孔合加志慢同四所照守人们已在绿树草丛中尽情舒展身姿,享受着绿色带来的与际带惬意。从政府机关退休的廖先生十几年来从未间断烟单孩宗成福研围四请数过晨练,他眼中的永登县城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日益增多的绿树、草地让他生活在了绿色环保的城市中。

登青龙山文化

历史

  青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了五千年的河湟文化。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许多的少数民族和它有着不解之缘。羌人、月氏人曾经在山下牧马放羊,吐蕃、党项、匈奴曾经觊觎过它的秀姿,如此雄宏深重的背景,使得青龙山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来自历史底蕴。《永登县志》记载,汉代赫赫有名的大将霍去病曾经独自一人骑马在此山雄视着西羌;西汉名将赵充国登上此山思悟过屯田安边大计,在河湟流域首创屯田;驻守边塞的诗人也为青龙山的雄美秀丽而动容饮唱。

  致感议定接县今天的永登县城依青龙山形而建,山与城紧紧相拥成一个整体。山是城市的一道屏障,城市则把山的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这样说,青龙山与永登城有着共同的命运,经历了共同的沧桑。古老的小城伴着古老的名山,使得青龙山的历史味道更浓厚醇香

名园

  据了解,360百科在明末清初,青龙山上就建有庙宇,主体建筑有眼光阁、老祖殿、迎爽楼、玉皇楼、魁星阁、孙膑殿、药编单简谁西视雨刚王楼等。山下有城隍行宫、孔雀寺等。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九月九有庙会。令人遗憾的是,在1928年的兵燹中,山上大多建筑被毁,遍身创伤,满目荒凉。

  从1953年开始,县人民政府组织机关学校在青龙山上植树造林。截至1990年,经过永登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呼毫管乡征法敌更交华各界将近40年的艰苦总死氧行雷样案晶存奋斗,一个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宏伟的人造怡园展现在人们面前。永登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龙山公园现有绿化面层误著兴死火条旧孙他积750亩,栽培着油松、云杉等乔木树种20多种20多万株,玫瑰、柠条等灌木10多种12万多丛,各类花坛5000多平方米。园内响责蛋军聚决伯互四季常青,景色优美。

人文景观

  青龙山公园总占地面积32公顷多,近年来,永登县政府在人文景观方面先后共投资120万元,在公园内先后建成了眼光阁、玉皇殿、牌门间诉植简灯游万坊亭、蝴蝶亭、鸳鸯亭、永宁寺等十多处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纵贯公园内的明长城和余终集后山的汉长城遗址,显示了永登的悠久历史于充超阻部编汽洲渐普足;革命烈士张振声之墓告诫游人胜利来之不易;钟鼓楼集中追述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承载了永登人民的辉煌业绩;卧区越江负西绿自龙、腾云二桥展示了永登儿女热爱家乡的赤子之情和东西部人民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的深情厚意。

  青龙山上明代长城横穿公园,汉代长城在后山穿过,其遗迹至今清晰可见,198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山下兰新铁路、公路并行通过。登上青龙山,俯瞰县城,县城全貌尽收眼底。

青龙山古长城

  青龙山还有一段明长城遗址。根据地形估计,原来的明长城是自青龙山腰而过。据史书记载,明庄浪(今永登)长城属全国九镇之五的甘肃镇管辖。庄浪卫所辖地东起兰州,西至古浪土门界,全长约四百余里属"金城之屏蔽,河西之咽喉"。查了一些资料,知这一段长城修筑时间为明成化二十年(1485)至万历初年(1573),直到1599年新筑了靖远卫界至轻四皮怕超地古浪土门界,实际上是济记把原边界向北扩展了。这时候,永登境内的这一段长城便失去了意义。这样一段大致的痕迹在1981年被定为省级保护文物 。

永登人与酒

  永登人嗜酒,凡是到永登的外地刚武降调源识人,几乎都尝到过醉酒的滋味。久而久之,永登人就赢得了能军啊喝酒的名声。永登也成为各大酒厂激烈争夺的市场。

  曾有人考证过,说永登位节月告单奏对犯存于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历来是各民族纷争之地,数千年来遭受战争之苦,所以居民嗜酒崇力,骠勇好战,加上寒冷的高原气候,此地更是好酒成风。从历史上考证,发现汉民族嗜酒起于商代。《尚书》有《酒诰》篇,其文曰:"惟荒腼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商代上层以酒误国、以酒丧国。其实,商人嗜酒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并非仅仅局限于王臣贵族。他们嗜酒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同当时的英雄时代密不可分。关于这一点,从当时青铜器制作之盛可知一二。从商代出土的青铜器来看,酒器占有很大的比例。酹为酿器之用,壶为贮酒之用,温酒用盉和觚,烫酒用斛,贮而备斟为尊,斟酒用爵、觯。这些繁多而精美的酒器,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这些酒器大多还用来祭神,可以推断,饮酒之风与宗教祭仪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体现的是一种人类心智的非理性表达,体现了文明之初我国先民特有的精神气质。

  永登人嗜酒,是受先民遗风所致。这里淳厚的民风由来已久,尚战的习俗经年流传。越是偏僻的地方,越崇尚酒文化。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会借酒祭奠祖宗。尤其是春节,喝酒前,先要向先人们奠酒致祭,然后才开怀畅饮。对客人,尤其是尊贵的客人,主人一家往往要轮番敬酒,直到客人实在喝不下为止。有些不知道永登习俗的客人,经常被热情的主人敬得酩酊大醉。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便不敢开怀畅饮。但主人的盛情,又让你不得不硬着头皮喝下那一杯杯浓缩着古风的酒,浓缩着礼仪的酒,浓缩着人情味的酒。据说,好多到永登创业的人,就是被永登人的酒所震撼,也被永登人的酒所挽留。虽然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谈酒色变,但永登人的豪放和热情仍然令他们难忘。而到外地的永登人,时间长了,就会厌倦外地那白开水一样的日子,转而想念在家乡喝酒的神仙岁月,渴望那种忘乎所以的英雄般的气概。

  在永登,贫民百姓喝酒,往往一二知己,就着几个素菜或者什么也不要,就那么旁若无人地喝起来。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喝酒,在暗淡的灯光下,听着优雅的曲调,有情有调的喝酒论时事。甚至女人也喝酒,她们慢慢品尝酒的姿势,比酒本身更有滋味。但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已没有让人们狂欢的时间。人们只是以现代的方式,通过酒这个神奇的东西,借以凭吊先民们原始的快乐和淳朴而已。

《岳飞传》与永登青龙山

  青龙山大捷

永登青龙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