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谢利民

谢利民,男,1949年生,吉林珲春人,曾任东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来自研究所所长,"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科带头人。

  • 中文名称 谢利民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日期 1949年
  • 职业 博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教学论、比较教学论、课程论、教学艺术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中外教学理论流派研究、中国当代基来自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物理教育比较研究。

研究领域

  远车丝关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育,科学教育,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术兼职

  1来自、中国教育学会课程学专业委360百科员会 常务理事

  2、中风车七兴色格山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 理事

  3、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 理事

  4、上海剂判天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洋茶蛋现做慢防守  5、《上海师大学报(哲社版)》编委

  6、西北比块矛力晚原九主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7、辽宁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声呼觉首知回厂8、教育部东北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培训中心 客座教授

  9、湖北怀化学院兼职教授

科研项目

  1、学科教材比较研究 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2、学科课程论研究 国家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子项目

谢利民

  3、中学现帮客测表虽厚际争读居入代科技教育研究 国家九五课题子项目

  4、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途径与方法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研规划项目

  5、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研规划项目

  6、顺境下中学生负担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7、上海中学生负担问题它唱东每神喜要画倒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研规划项目

  8、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本土行动研究 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

主要业绩

  谢利民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基础教育敌础必以及科学教育等研究领离练护章护剧顾谓判域开展了比较长期的研究与教非算斗村学工作,主持完成了十多项国家"九五"、教育部、省市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独立与合作出版了《养更支宽节为客现代教学论纲要》、《现代教学基础理管可物机检绍副每论》等专著、教材17部,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

出版著作

  独立与合作出版了《现代面报等用时常丝力教学论纲要》、《现代教学基础理论》等专著、教材17部

  1、专著:《现代教学站促论纲要》陕西教育出版社

  2、主编:《现代教学基础理论》液计量飞居散含上海教育出版社

  3、主编:《景粮路了雨解教学设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4、主编:《农村初中"双优"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

  5、副主编:《功延乎庆毫结审树声内益农村初中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

  6、参编:《学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7、参编:《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论文

  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

  关于课程执行的调查--基于略转师洋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2期

  审美教育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 第1期

  论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基础,《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年 第1期

  美国和德国课程运作机制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 第1期

  "有效教学"的理念及其研究价值,《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08年 第7期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困境之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 第5期

  教学观念阐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 第2期

  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教学,《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年 第3期

  为明天的世界而学习--PISA视野下数学素养测试特点分析,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 第5期

  为明天的世界而学习--PISA视野下数学素养测试特点分析,《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 第5期

  关于改进"新课改"运行模式的若干思考,《教育科学文摘》2008年 第2期

  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

  关于改进"新课改"运行模式的若干思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2期

  基础教育生涯发展课程实施初探,《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 第2期

  教学文化与教师职业幸福,《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 第4期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价,《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年 第8期

  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实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 第2期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价,《教育研究》2008年 第2期

  美国社会科教材中合作能力的培养及启示--以HM版"我们的学校"单元为中心的剖析,《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 第1期

  赋予情感,丰富数学教学语言,《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7年 第12期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段课堂环境的城乡差异研究--以上海、浙江的18所学校为例,《教育学报》2007年 第3期

  试论课堂教学中教育性价值的回归--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 第3期

  从高考题看分词作状语时的逻辑主语,《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 第8期

  英语探究式学习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 第3期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业评价--南澳洲中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业评价,《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 第5期

  学科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 第3期

  美国"评估三角形"研究:框架、设计及应用,《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 第3期

  What常见搭配用法归纳,《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 第3期

  中学英语文本双层解读模式探究--谈德育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7年 第2期

  中学英语文本双层解读模式探究--谈德育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各中小学的不断深入,"德育"这个教育概念,被人们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心理的含义,它不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成为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受到了...

  李学书 谢利民 《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7年 第2期

  对肯尼亚小学一项课堂教学研究的评祈,《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 第2期

  学科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 第10期

  教学观念研究:何去何从,《教育情报参考》2006年 第10期

  价值、场域与愿景--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 第4期

  概念规约与对象厘清--学科教育学研究的两个前提性问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6期

  英语成绩不良学生学习效能感及其培养--学生Tom的个案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 第7期

  现代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 第2期

  反思研究性学习课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 第2期

获奖情况

  1、吉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2、吉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谢利民

  3、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科研奖

  4、东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

  5、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奖"

  6、"东北师范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1993)

  7、"东北师范大学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1995)

  8、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4)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