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陆增祥

陆增祥(1816-1882),江苏太仓人。字魁仲,号星农、莘农。道光三十年(1850)一甲一名进识新事发频席士,官翰林院修撰,历跟待菜未划制官湖南辰永沅靖道,有政声,以疾告归。少通六书,好学博览,精金石学。著有《沙十星叫按吸圆省棉篆墨述诘》、《吴氏筠清馆金石记目》、《金石偶存》、《三百砖砚录》、《八琼室待访金石录》等。

  • 本名 陆增祥
  • 字 魁仲
  • 号 星农、莘农
  • 所处时代 清朝道光三十年
  • 出生地 江苏太仓

陆增祥生平

  陆增祥,字星农,太仓(今属江苏)人。少力学,读书不辍。当时握我脸,在学术界占主流的学术思想和流派,是考据学。少年时的陆增祥追逐时代潮流,研习考据学,特别是古文字学。年纪不大,便通"六书"--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在江南一带名气。象其他文人一样,他也热衷于科举,以此为进身之阶。

  咸丰皇帝君临天下的第一年,即食照皇效黄道光三十年(1850)四月二来自十一日,陆增祥在"庚戌科"殿试中一举夺魁,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九十名状元。

  此科进士共293人,后来出360百科了若干名人。如第二甲第十九名俞樾,后来成为经学宗师。陆增祥是他们当中最有成就的人之一。

  中状元后,陆增祥按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他从此踏上了风云变使写衣安算局加机充幻的政治舞台,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老母在他大魁天下不久去世,陆增祥离职回家服丧。

  第三年上,即咸丰三年(1853)二月十日,洪秀全的太平军进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太平天国"。

  在长江南岸,出现了一个与清廷敌久积对的政权,咸丰皇帝寝食难安。他督责臣子进剿。在家服丧的陆增祥也奉诏督办团练。陆增理妈祥很卖力,他与太仓州知州蔡映斗率兵击败在青浦(今属上海)响应太平军起义的周立春等人,收复了嘉定(今属上海)。咸丰皇帝闻讯,赏他赞善(东富春坊属官)一职。陆增考免祥入京就职。

  咸丰六常集年,充任"丙辰科"会试同考官。

  咸丰十年,出为庆远府(府治宜山,今属广西)知府。湖南巡抚奏请任用他办理军需,诏准。同治二年地现林阶浓念似据(1863),陆增祥出扩固许任湖南辰沅永靖道道员。辰沅永靖道毗邻四川、贵州,地处三省交界地带,且各民族杂居,号为难治。陆群境年利口士今员增祥到任,缉捕奸贼,安抚民人,政绩卓著。

素营坚含架举把药  陆增祥在辰沅永靖道做关今室推陈了4年道员,因病辞归田园。他的仕宦生涯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陆增祥退出官律着哪架现请先杀场,潜心治学。他热衷古文字学,特别是金石文字,多方搜集,积录了大量的金石文字,继王昶《金石萃编》之后,编辑《金石补正》10和九记助间认洲底预形0余卷,凡350之缩存宜乐三水武议0余通。他又把收集到的汉、魏、晋、宋、齐、梁各朝的古砖雕琢成砚台,拓墨本跋之,题曰《三百砖砚录》。他还著有《筠清馆金石记目》6卷、《篆墨述诂》24卷、《楚辞疑异释证》8卷、《红鳞鱼室诗存》2卷。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陆增祥竭尽全力撰著《古今字表》,书还没完成,他便病逝了,享年67年。陆增祥无愧为一代学问巨匠,在古文字学上的更烟祖处村责垂贡献,流芳千古。

  《八琼室待访金石补正》一百三十卷,《目录》三卷,《札记》四卷,《祛伪》一卷,《元金石偶存》一卷,吴兴刘承干田战希古楼,1925年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存。

  台湾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影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存。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国家图书馆存。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国家图书馆存。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上海图书馆存。

  《金石萃编原目》,民国年间兰丝栏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存。

  《金石续编》,毗陵双白燕1874年刻本,上海图书馆存。

  上海宝善堂1887年石印本,上海图书馆存。

  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存。

  《钦取朝考卷》,1875~1908年刻本,上海图书馆存。

  《八琼室皕专研录》,手稿本,上海图书馆存。

  抄本,上海图书馆存。

  《红鳞鱼室诗存》二卷,中国国家图书馆存。

  《八琼室文稿》,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八琼室金石文字》,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八琼室专录初集》一卷《后续》二卷,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楚辞疑义释证》八卷,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河南广西云南 金石摘录》一卷,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山左金石志目》一卷,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篆墨述诘》十二卷,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吴氏筠清馆金石记目》六卷,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金石偶存》一卷,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三百砖砚录》一卷,馆存未见,书斋待考。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