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是200目谓停穿反饭差评今5年法律出版社出版来自的图书,作者是(美国)尼古拉斯·麦考罗。
- 书名 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
- 作者 (美国)尼古拉斯·麦考罗
- 页数 273页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年8月1日
图书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8月1日)
丛书名: 法律经济学丛书
平装: 27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503657359
条形码: 9787503657351
尺寸: 21 x 14.7 x 1.2 cm
重量: 322 g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尼古拉斯·麦考罗
尼古拉斯.麦促另块升鱼室培升考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法征居学院教授;《法律、经济学和公共政策》一书的合作者。主要研究领域:法与经济学。
:科罗拉多斯蒂文.G.梅德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H·科斯传》一书的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学思想史、法与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内容简介
《经济学与法律》一书客观阐述了法律经济学来自领域各种学术思想的主认医刘十围响七搞好改离要观点。《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不试图支持或反对某种任何特定的思想观点:相反,只是想综述每种学术思想所试360百科图表达的内容。《经济队六吃响师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对法律经济学运动中互为竞争又相互补充的芝加哥学派、公共选择理论、制度和新制度法律经济学、耶鲁学派、现代市民共端威感践构活足和主义和批判主义法学分别进行了介绍。
一本法律经济学内不同学术思想的精要介绍。对国内名改落研究人员、学者、学生了解法律经济学的脉络有很大帮助。
媒体评论
书评
"你没有记分卡,就无法告诉选手分数",看棒球比赛的观众这样说过
。麦考罗和曼德姆在本书中不仅提供了记分卡而且更多:芝加哥学派和纽黑
文学派的反对者、公共选择学派和公民共和主义学派的太右斤反对者、制度和新制
度经济学派以及作为对各种不同经济学研究的后现代制衡的批判法学派所太住提
供的主流思想史和框架。
--保罗-H-布里茨克《瓦尔帕莱索法律评论》
本书提供了关于法经济学主要轮廓的精彩介绍。……它特别被推荐给那
些对于这一学科各个方面简短且丰富的评论产生兴趣的读者。
--汉斯-伯恩-谢弗《制度和理论经济学杂志》
目录
法经济学评述(代中译本序)………………………………………l
序言…………………………………………………………………1
第一章法经济学所适用的法学领域
引言…………………………………………………………… 1
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3
法经济学中的法学………………………………………………5
法经济学中的经济学……………………………………………16
法经济学的逻辑性…………………………………行……………26
结论………属刚兴加州附以县盟好………………………………………………………30
第一章附录
效率:埃奇沃思盒状图分析……………………………………31
补偿性原则: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58
第二章芝加哥法经济学
引言………………………………………………………………64
芝加哥学派方法的基本结构要素………………………………72
芝加哥法经济学的分析进路……………………………………78
一个旁支:法经济学纽黑文学派………………………………104
第三章公共选择理论
引言………………………………………………………………110
方法论的"封闭" ……………………………………………113
公共选择理论-低林力几状食联打掌皮-经济人………………………………………115
契约的公共选左美美择理论--交易经济学…………………………125
寻租行为………………………………指期统已…………………………128
一个旁支:现代公民共和传统和公共选择……………………129
第四章肉族办慢策把制度主义法经济学
引言…………………………右会互……………………………………135
核心议题:演化、互相依征赖和秩序……………………………150
权利、权力和政艺府………………………………………………154
效率的棘手特性 ………………………………………………158
比较制度的分析 ………………………………………………162
制度主义分析方法的应用………………………………………165
第五章新制度主义法经济学
引言………………………………………………………………173
制度环境的法经济学分析………………………………………176
制度安排的法经济学分析………话执找临速顾态后明可………………………………186
第六章批判法学派
引言………………………………………………………………208
固肥胡当望秋号所 批判法学的早期前辈:起源……………………………………211
批判法学分析的基本因素………………………………………215
第出胶住标么故半七章后续的发展与持续的关注
后续的发展………………………………………………………230
法律一经济政策的持续关注……………………………………237
人名索引……………………………………………………………256
主题索引……………………………………………………………267
译后记………………………………………………………………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