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双峰并峙二水分流

《双峰并峙二水分流》是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萧湛。

  • 作者 萧湛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 页数 336 页
  • 定价 46 元

内容介来自

  《双峰并峙二水分流: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比较研究》认为,要对朱光潜和宗白华美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比较,必须回到其哲学基础的根本差异上,可以说,两家美学的所有差异,都源于其哲学立足点的歧异。论文试图将其哲学根源推至德国唯心论的两个州盾搞计跑英探罗不同发展阶段,即主观唯心主义(the subjective or transcendental idealism)阶段和绝对唯心主义(the abso360百科lute or metaphysi略脸波cal idealism)阶段。

  对于朱光潜美学而异因诗承限沉言,其核心即"审美意象如何可曲争走能"的条件问题,把意象的产生归结于心灵或意识的一种普遍共有的主观能力( universallyshared subjective capacity or faculty),即所谓的"直觉"。通过直觉,心灵赋予游械副套设跑复或才写兴情感质料以感性直观形式,最终结果便是"情趣和意象施味油都素火装井助刘友契合混化"。这个意识构造神与简情进顶门财密对象的过程,体现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constitutiveor formative power of mind)。对主体先验创造的主动性的强调,是朱光潜美学一以贯之的核心精神,其美学也就具有了强烈的主观爱氢检真从性特征,在方法论上也难免带有浓厚的"方法地促销战还课限标委单论唯我论"的色彩:"没有从自我享受到自我观照,没有经过'心灵的综合作用'赋予以完整形象,就是没有成为'直觉',没有成为'艺术'。"尽少季兵吃陈史死总管从克罗齐的极端唯心主义(巴首调克莱式的完全否认外物火个重修可存在的empirical idealism,"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的东西都是被经验够但晚意福望跑的东西,即凡存在我树亮黄验测丝末烟的东西都是精神性(mental)的。非精神性的集本二已械下力概你( non-mental)、物黑底太父质性的东西便是不处脸香继创在存在的)审慎地后退,承认世界和其他心灵的存在(the independent existence of the world and otherminds),即退回到经验实在论(empirical realism)的立场。但总的说来,朱光潜美学并未脱离康德意识哲学或主体性哲学的范畴,如他所说:"凡是美都经过心灵的创造。""艺术都是主观的。"在艺术和美的领域,可以说,"所有实在都是我的意识"(all reality is only my consciousness),都是作为意识的心灵所创造出的产物(all are products of my mind as con-sciousness)。其美学的支点,还是康德式的构造主体,即先验统觉的"我思"。难能可贵的是,在后来他也意识到了意识哲学的局限并试图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克服其唯我论,蕴涵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趋势:从先验语用学的角度对康德式的先验哲学进行主体间性的转化( an inter-subjectivetransformation of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作者介绍

  萧湛,男,1975年生,湖南人,1993-2000年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美学原理与中西美学史。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副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其中一项的结项成果为本书,另一项在研),出版专著一部(《生命.心灵.艺境--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体系》,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译著三部,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

作品目录

  摘要导论 上篇朱光潜篇第一章 艺术发生学 第一节 "感于物而动" 第二节 "即景生情"和"因情生景" 第三节 美之定义第二章 意象的客观化:传达院示室第三章 欣赏即再造 第一节 欣赏的心理条件 第二节 接受理论第四章 艺术和人生 中篇宗白华篇第一章 宗白华美学体系之描述第二章 绝对唯心主义语境下的宗氏体系再阐释 第一节 为什么是谢林? 第二节 生命本体论的确立 第三节 自然哲学与自然观 第四节 理智直观与艺术哲学 第五节 伦理学: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下篇比较篇第一章 哲学基础的差异第二章 美学形态比较 第一节 自然美 第二节 审美心胸 第三节 美在意象 第四节 欣赏:创造性接受第三章 艺术与人生 结语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参考文献附录 从朱光潜"思想就是使用语言"的命题看中国美学 语言学转向的可能如匪浣衣(代后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