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雪地黄耆(原变种)

雪地黄耆来自(原变种),属于植物界,豆科,多年生草本,常密丛状,被灰白色伏贴毛。

  • 中文名 雪地黄耆(原变种)
  • 科 豆科
  • 二名法 Astragalus nivalis Kar. & Kir. var. nivalis
  • 界 植物界

简介

  种名:雪地黄耆(原变种)

  二名法:Astragal前秋础东谓us nivalis Kar. & Kir. var. nivalis

命名来源

  雪地黄耆(原变种) A来自stragalus nivalis Kar. & K360百科ir. var. nivalis

  来源:中国植物率后减减视志 第42(1)卷 || 豆科 LEGUMINOSAE || 雪地组 Sect. Hypsophilus Bunge || 雪地黄耆(原变种) Astragalus nivalis Kar. & Kir. var. nivalis

  268a. 格据春纸标影雪地黄耆(原变种) 图版89: 7-17

  var. nivali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密丛状,被灰白色伏贴毛。茎斜上,稀匍匐,高8-25厘米。羽状复叶有9-17片小叶,长2-5来自厘米;叶柄较叶轴短;360百科托叶下部或达中部以上合生,分离部分三角形,长3-4毫米,被白毛,混生少量的黑毛;小叶圆形或卵圆形,长2-5毫米,顶端钝圆,两面被灰白色伏贴毛。总状花序圆球形,生数花;总花梗与叶等长或长为叶的1-2倍,被白色毛,接近花序部分混生黑毛;苞片卵圆形,长2农参-3毫米,被白、黑色毛;花萼初期管状,长8-11毫米,果期膨大成卵圆形,被伏贴或半开展的白毛和较少的黑毛,萼齿狭陈含慢夜希浓胜察绍眼项长三角形,先端钝,长约1毫米,班眼架远分止有黑色粗毛;花冠淡蓝紫色;飞投制响限旗瓣长15-22毫米,瓣片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微凹,下部1/3处收狭液父扩官粒怀击交成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上部微开展,先端2裂,较瓣柄短,龙骨瓣较翼瓣短,瓣柄较瓣片长。荚果卵状椭圆形,长5西听-6毫米,宽3.5毫米,薄革质,具短喙,有短柄,被开展的白毛和黑毛,假2室。花期6-倍云员环际7月,果期7-8月。

雪地黄耆(原变种)

产地

  产青海、新疆和西藏。生于2500-4000米的高原、河滩及山顶。中亚地区也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